全国服务热线 4000-400-005
小程序
|
关注我们
|
客服
登录/注册
请选择高考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宁夏
青海
陕西
山东
上海
山西
四川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院校对比

南通大学

收藏

普通本科丨综合类丨公办

官方电话: 0513-85012170

官方网址:http://www.ntu.edu.cn http://zs.ntu.edu.cn/

南通大学2024年“十件大事”

时间: 2025-01-05 来源: 教育部 浏览量: 5193 收藏

编者按:回望奋进路,砥砺新征程。2024年,南通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驱动发展,以内涵提升促进发展,以校地融合赋能发展,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梳理总结《南通大学2024年“十件大事”》,全面展现学校一年来取得的办学成就,激发广大师生干事创业的热情,凝心聚力、勇毅前行,不断书写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建设新答卷!

一、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产业链党建”工作成为全省示范,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更具成效。

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工作,14名教师入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市两级理论宣传团。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相关工作被省委组织部推介,并被《新华日报》头版报道。顺利接受省委第四巡视组对学校党委开展的常规巡视。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单位1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1个。1个二级党组织、9个党支部分别获评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单位和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单位。贯通推进“高校党组织对接产业链党组织——强链兴企 校地融合”经验做法成为全省高校示范案例,经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推荐,被《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干部队伍结构更加合理,整体能力不断提升,《江苏组工信息》全年三次关注学校党管人才工作。新闻宣传工作连续八年获省教育厅通报表扬,获评江苏教育新闻宣传工作优秀单位。扎实做好省委“强化巡视整改流程工作指引”试点工作,连续六年获省属本科高校纪检监察机构工作考核第一等次。学校获评江苏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在行动”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奖”。1个离退休党支部被评为省“六好”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1个案例入围省高校“党建带工建”典型案例。

二、扎实推进“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新增9个校地共建教学科研机构,服务地方成果丰硕。

紧扣“331146”重点任务,项目化推进“名城名校”融合发展。高质量通过“名城名校”2024年度目标任务半年评估,阶段性工作成效总结被省教育厅教育工作简报刊发。新成立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海安高端纺织研究院、启东海洋研究院等9个教学科研机构。共建“生物医药未来产业(长三角)创新联合体”等创新平台14个。顾晓松院士主持的国际标准《组织医疗器械产品生物源性周围神经修复植入物通用要求》进入PWI阶段。海安高端纺织研究院对外合作攻关的“静电纺纱”技术入选“2024年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技术团队入选江苏省DF计划支持对象。入选全省首批赋权改革试点单位,获批南通市首批概念验证中心。全年新增产学研平台137个,横向项目立项764项,授权专利690件,转化专利 262件。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省技术转移工作创新奖。联合举办南通万人马拉松、濠河国际龙舟赛等群众性体育活动,启动《南通通史》编撰与南通地方文献整理工程,成立“南通教师教育联盟”,大力培育“通大夜校品牌”。附院东院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医院新增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连续三年跻身全国百强,以全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通过江苏省三级医院评审。

三、举办合并组建20周年系列活动,事业发展信心大力提振。

举办合并组建2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关心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和全校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线下线上相聚,共同回顾南通大学的办学历程,总结凝练办学经验和优良传统。颁发“南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资助学特别奖”,表彰为南通大学建设与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制作专题片《逐浪》《二十风华》,印制合并组建20周年专题画册、合并组建20周年媒体报道摘编,全方位展现合并组建20年来办学成果。《中国交通报》《南通日报》整版报道学校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大学的做法,《新华日报》陆续推出5篇深度报道,聚焦学校党建引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国际化办学等方面事业发展成效。

四、推进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大思政格局不断构建。

推进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和“大思政课”建设,《光明日报》《中国交通报》《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我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举措。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学校获全国“八五”普法中期通报表扬,为全省唯一一所获表扬高校,获评江苏省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构建“一体两翼,多向辐射”网络思政育人云矩阵,在全省教育系统媒介素养提升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获评“全国优秀易班共建高校”、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优秀校网通站。1个项目获江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立项。举办“劳模工匠进校园”全国示范活动、全省首期“弘扬教育家精神 致敬时代大先生”主题活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学术研讨会、“问道中医药·洋眼探瑰宝”中外文化交流、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等活动。校史馆新馆、南通大学凤凰书苑建成启用。建成“一站式”学生事务大厅1个,学生社区综合服务站10个,相关经验举措被《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20余次,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动态评级为A等,建设视频和文图案例在全国高校思政网展示。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全国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一起云支教“优秀组织高校”,多人获全国百佳心理委员、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全省团干部思政技能大比武特等奖等荣誉。

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高质量通过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人才培养硕果累累。

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大会,接受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获专家组高度评价。入选全国首批“产才融合公共实训基地”实施单位,新增省一流本科课程7门、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省级规划教材13部,获教育部“国家级实验教学和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1项、教育部重点领域首批人工智能教学应用示范项目2项、中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7项。15个专业通过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二期项目验收,其中5个优秀,12个专业获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三期立项,2个师范专业通过认证。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金奖3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2项、“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金奖2项、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1项。新增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8家,新获批江苏省科技小院1家。新增江苏省研究生导师类产业教授9名,位列省属高校第一。研究生获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奖项125项,其中全国一等奖11项,获奖层次和获奖覆盖面显著提升。

六、新增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建设步伐持续加快。

新增生物学、系统科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临床医学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学位授权点增至8个。新增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点增至55个。新增历史学、交叉学科2个学科门类,学科门类涵盖至11个,学位点布局进一步完善。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全部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的学位授权点专项合格评估。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推动形成工程硕博士联合培养的新范式。临床医学ESI国际排名上升至1.861‰,药理与毒理学排名上升至2.408‰。10个学科上榜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榜,8个学科入榜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推进“医学+”“纺织+”2个高峰学科群和“信息+”“教育+”“文化+”3个高原学科群建设,以项目负责制为抓手开展有组织学科群建设,立项重点任务234 项。

七、自然指数列内地高校第70位,高层次项目创历史新高,科研创新捷报频传。

自然指数排名位列全国内地高校第70名、全球高校第212名,学校综合实力位列《2024中国大学评价》第100名,取得历史最优。6篇论文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ell、Nature、Science子刊上发表。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5项,其中第一单位3项。获纵向自然科学国家级项目122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5项,其中一等奖2项。新增省部级创新平台3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重组3个。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7项(含重点项目2项),其中年度项目19项,位列全国第83位,省内第6位,均创历史最好成绩。获省部级社科项目46项。新增“国史教育基地”“国史外译基地”。成立江苏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会。获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8篇理论文章获2023年度江苏优秀理论成果奖。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成果获“智库实践十佳案例”“省重点智库优秀课题”,以及CTTI2024年度优秀成果特等奖和最佳案例优秀奖,多篇咨询报告获省领导批示与采纳。

八、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培育“AB”计划,高层次人才加速集聚。

优化制度环境,启动育才引擎,设立专项基金,遴选校内高层次人才培育“A计划”10人、“B计划”30人,对标培育国家级、省部级人才。全年共申报国家级海外引才项目124个,其中海外优青有效申报数63个,位居省属高校第2,1人入选国家基金委海外优青项目、4人入选教育部海外博士后项目,10人入选江苏特聘教授计划。引进培育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国家基金委海外优青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等国家级高端领军人才10人,江苏“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特聘医学专家、江苏省社科英才等省部级人才24人,5人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5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引育人才数量以及获资助质量均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年还引进35周岁以下、世界前200强博士32人,博士后9人,柔性聘用中国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教学名师、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业内领军人才14人,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任教师博士化率达72.07%。

九、新增26所海外友好学校,入选教育部“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国际化办学活力凸显。

新增1个省外国专家工作室、2个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新加入1个中外高校合作联盟。签订校际合作交流协议38份。高质量通过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认证。首次获批2024中外双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招生计划。2024年来华留学生1350人,其中学历生1192人,硕博研究生150人,占比12.6%。实施海外硕士项目近20个、学分项目近80个,全年赴境外学习交流共421人。新录取港澳台侨本科生29人、研究生2人,73名学生赴港澳台交流学习,3名台湾大学生来校交流。新增来华留学生教学实践基地1家、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基地3家、海外合作共建生源基地2家。聘请长期外专外教增至41人,人数创历史新高。举办国际会议34场。邀请近120名美国青少年来校访问,深度体验中国教育和中国文化的魅力。学校国际交响乐团受邀参加意大利共和国总统塞尔焦·马塔雷拉访华特别演出。学校获评教育部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先进单位、江苏省涉外办学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来华留学教育管理先进单位。

十、加速推进民生工程,啬园校区总建筑面积29.7万平方米的教学组团及辅助设施项目全部完工,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科技实验楼、体育馆、艺术中心相继竣工验收,历时四年,总建筑面积29.7万平方米的教学组团及辅助设施项目全部完工并正式启用。啬园校区环境提升项目按期完成,为师生打造了更加美好、优质的校园环境。顺利完成学生宿舍维修改造项目,全面升级宿舍设施与环境,多维度强化安全保障体系。七期学生公寓项目开工建设。新建或改造智慧教室8间、多媒体教室22间、机房语音室15间,教学环境有力提升。2400余名大一新生顺利入驻启东校区学习生活。高效完成档案馆搬迁工作。学校连续四年在省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中获优秀等次。获2024年江苏省大型科研仪器开放服务绩效评价优秀等次。南通大学校友会获评江苏省“5A级社会组织”。学校荣获2024年智慧高校数字化建设综合实力飞跃奖、智慧高校数据治理卓越奖。建成离退休人员服务与管理系统。进一步推进民主管理,教代会、工代会、学代会、研代会相继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