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4000-400-005
小程序
|
关注我们
|
客服
登录/注册
请选择高考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宁夏
青海
陕西
山东
上海
山西
四川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院校对比

平凉职业技术学院

收藏

专科(高职)丨综合类丨公办

官方电话: 0933-8710323,0933-8616461

官方网址:http://www.plvtc.cn/

2019年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全日制普通高职招生简章

时间: 2019-06-26 来源: 教育部 浏览量: 4697 收藏

学院简介

平凉职业技术学院是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教育部备案的公办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其文脉缘起于柳湖书院,距今100年办学历史。2016年开始面向全省招收大专层次学生。

学院位于平凉市东城区,校园占地500亩,另有实验用地100亩,校舍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总投资10亿元。设计理念先进,前校后厂,建成“工厂+教室+学生+师傅”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孵化基地。校园环境优雅,花木葱茏,人在树下行,车在地下停,实现了人和自然的完美和谐。

学院设有教育、医学、管理工程、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机电工程、生物化工等七个系和思政、体育、艺术三个部;附设体育运动学校和附属中专,另有附属医院和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两个实体。现开设30个专业,目前大中专在校生7200多名。

学院有教职工512名,其中专任教师432人,教授7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76人,研究生90人,“双师型”教师92名,外聘院士2名,兼职教授12名,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

学院办学资源雄厚,实训设施齐全。共有实训工厂、实训中心、实验实训室175个,其中煤化工、电工电子、服装加工等3个为国家级专业实验实训室,学前教育、电子信息技术、汽车维修等6个为省级专业实验实训室,各类实验实训设备总值8000万元,各类图书文献资料共计33万余册,为学生技能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在百年的办学历史中,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多层次、多类型的实用型人才,同时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办学经验,凝练出“崇德笃行强技 创新”的校训精神。在新时期,学院以办好人民满意的现代职业教育为己任,以“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为理念,着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人才支撑。

办学优势Advantages of running a school

01现代学府基础设施一流

学校环境优雅,设计理念先进,四时花木葱茏,绿树成荫。优美典雅的环境里充满着丰富多彩、魅力无穷的校园生活,使学生可以同时感受到自然的风景和深厚的人文气息。

艺术中心

实训工厂


02生活设施舒适,配套服务齐全

学院餐厅为省级安全文明示范餐厅,能同时容纳4000人就餐,实现餐饮服务从业人员专业化、食品原料规范化、加工过程标准化、服务师生人性化。

2#服务中心

宿舍实行公寓化管理,4-6人标准间,可享受二十四小时热水、无线WIFI带来的舒适与便捷。自助银行、超市、浴室、网咖等生活设施齐全。医疗保健和心理健康中心为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保障。


学生宿舍




03人才培养国际化,出国留学走向世界

学院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外职业院校联合开展“2.5+1.5”本科教育及“2.5+2.5”硕士教育等国际合作项目,为学生拓宽成长成才的空间,让学生出国留学不再是梦想。



合作院校:

新加坡智源教育学院( KLC School of Education)

韩国又石大学( Woosuk University)

马来西亚理工大学(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of Malaysia-UTM)

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 International Islamic University Malaysia)

马来西亚沙巴大学( University Malaysia Sabah)

台湾树德科技大学(Shu-Te University)


国际合作育项目

1.国际合作交流生

该项目交流生由学院推荐,相互派遣学生到对方学校体验学习,学时一个学期到一年左右,在交流期间,保留奖学金。学费按照规定标准收取,或者减免,生活费自付。交流生一般会有国内学校与国外学校的交换项目,有可能会得到两个学校的双学位。

2.国际合作“2.5+1.5”本科教育项目

该项目由我院与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外高校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实施“2.5+1.5”培养模式,前两年半在我院接受专科阶段学习,后一年半在国外合作办学高校接受本科阶段学习,双方互认学分,联合培养,成绩合格者将获得双方学校的毕业文凭。

3.国际合作“2.5+2.5”硕士教育项目

该项目由我院与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外高校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实施“2.5+2.5”培养模式,前两年半在我院接受专科阶段学习,后两年半在国外合作办学高校接受硕士阶段学习,双方互认学分,联合培养,成绩合格者将获得双方学校的毕业文凭。


培养流程

1本人申请 学院审核

2入国际班 专科学习

3雅思英语 成绩合格

4办理签证 国外学习

04实验实训设施完备,教学做真正合一


建筑模型实训中心


旅游管理实训


煤化工实训装置


动物外科手术


电子商务实训室


ICU模拟实训


模拟电路实训


音乐课堂

05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入学即就业

学院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与海尔集团、中国民生银行、华为集团、上海大众、京东方等省内外30余家知名企业联合办学,实行订单培养,开设委培班,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


主要校企合作单位



06校园文化丰富,助展学生特长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以各类活动为纽带,以各类社团为依托,搭建学生发展个性特长的平台,打造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只要你想炫亮青春、展示自我,这里就是你的舞台!

07学历提升,“3+1”本科套读

为提升高职学生的学历层次和职业能力、增强就业优势,我院与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财经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政法学院、兰州理工大学等省内本科院校联合开办高职在校生衔接自学考试“专接本”高等教育。


08奖学助学政策,让你圆梦大学

学生在校期间除享受国家各项奖助政策之外,学院还出台了多项资助政策,为学生完成学业保驾护航。

1设立奖学金。每学年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500-2000元奖励。

2设立“特困学生生活补助”。帮助家庭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承诺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3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学院为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予以资助。

4成立“创新创业团队”。学院每年暑假,组成优秀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赴国内知名企业、创新创业基地考察学习。费用由学院承担,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


专业简介:

专业简介详见各系子站。

报考指南

一、综合评价录取

报考条件:须是已参加我省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的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

报考时间:

第一次志愿填报:2019年4月8日8:00-4月12日18:00

征集志愿:2019年4月17日8:00-4月18日18:00


(准确时间以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公布时间为准)

报考办法:考生须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登录甘肃省教育考试院网站(http://www.ganseea.cn),根据网站提示进行网上报名。网报后,在我院官方网站(http:// plvct.cn)下载《平凉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综合评价录取考生申请表》,经就读学校审核盖章后,将申请表、2018-2019学年获奖证书复印件和身份证复印件寄送我院招生就业处。


二、普通高考(特殊类精准扶贫专项、普通文史类、普通理工类)


报考条件:须是参加我省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其他考生。报考精准扶贫专项的考生须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报考时间:2019年6月-8月,具体时间以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公布时间为准。

报考办法:考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甘肃省教育考试院网站(http://www.ganseea.cn)填报志愿,志愿填报和征集志愿有关事项按照甘肃省教育考试院文件公告执行。考生可在《2019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中查阅我院招生代码和专业代码。


三、中职生对口升学


报考条件:须是参加我省2019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口升学考试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报考时间:2019年7月-8月,具体时间以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公布时间为准。

报考办法:考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甘肃省教育考试院网站(http:/www.ganseea.cn)按照专业大类填报志愿,志愿填报和征集志愿有关事项按照甘肃省教育考试院文件公告执行。考生可在《2019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中查阅我院招生代码和专业代码。


四、中高职五年一贯制转段


我院按照2017年与各中等职业学校签署的《中高职一体化联合培养协议》,综合考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思想品德情况、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参加技能大赛和获奖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及其他体现学生特长和全面发展方面的情况进行考核,择优选拔录取。

报考须知


1. 综合评价录取是高校分类考试招生形式之一,属于国家统招。考生申报材料经录取院校审核通过后即可录取,录取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和毕业时享受与高考统一录取学生同等待遇。

2.审核录取期间,我院招生就业处要与考生进行电话确认,请考生务必保持电话畅通,如遇特殊情况请及时与我院联系。

3.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考生须参加我院组织的考生能力测试,测试地点及时间请实时关注我院官网通知公告、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或电话咨询。